关于梓潼县2023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3年8月21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梓潼县人民政府
梓潼县人大常委会:
现将梓潼县2023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3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我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未发生变动,仍为5亿元。1-6月,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1亿元,完成预算的54.3%,同比增长18.1%(以下简称增长),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1亿元,增长49.2%,非税收入完成1.2亿元,下降6.5%。
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22.21亿元,加上上级增加下达转移支付补助5.8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99亿元,全县支出预算变动为30亿元。1-6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13.96亿元,完成预算的46.5%,增长38%。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未发生变动,仍为9亿元。1-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1亿元,完成预算的11.2%,下降29.3%。
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6.17亿元,加上上级增加下达我县转移支付补助0.2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6.57亿元,全县支出预算变动为12.97亿元。1-6月,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9.37亿元,完成预算的72.2%,增长52.6%。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预算均未发生变动,收入预算仍为1700万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6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56万元,完成预算的15.1%,下降69.7%,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用于“三保”支出。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自2023年起,社会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市级统筹,县级不再单独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二、预算执行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但收入增收后劲不足。今年以来,经济逐步回暖向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转入正常,上年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后回补效应不断显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71亿元,完成预算的54.3%,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上半年一次性收入占公共预算的比重较大,占比约为47%。同时,房地产市场前景不明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入库进度缓慢,1-6月仅完成预算的11.2%,低于时间进度38.8个百分点。要如期完成收入计划难度依然很大。
(二)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但支出执行进度不均衡。今年以来,在兜牢“三保”支出底线的基础上,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上半年,教育支出1.91亿元,增长47.4%,着力补齐义务教育领域短板、支持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4亿元,增长57.7%,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地就业,加大了特殊群体保障力度。农林水支出2.84亿元,增长35.4%,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由于乡村振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实施进度缓慢,资金拨付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的有效发挥,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46.5%,低于时间进度3.5个百分点,全市排名靠后。
(三)债务化解有序推进,但债务风险仍需防控。根据地方政府债券转贷协议,2023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券应还本付息5.98亿元,其中到期本金4.52亿元,应付利息1.46亿元。所需资金均通过再融资债券和纳入当年预算统筹安排,上半年已经偿还本息2.1亿元,占当年应付本息的35.12%,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息均按时足额偿还。随着债券发行额度逐年增长,截至6月底,我县政府性债务总计49.06亿元,财政用于债务还本付息的资金占县本级财政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偿债压力越来越大,债务风险仍需加强管控。
(四)财源建设成效明显,但仍存在堵点和难点。今年以来,我县抓财源建设的意识不断增强,多管齐下促进财政增收,着力夯实县域财源基础,提升财政保障能力。撰写《梓潼县关于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草拟《梓潼县关于加强财源建设的十条措施》,在税费征管、企业培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建机制、出实招。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为18.1%,其中税收收入增长49.2%,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财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县仍存在原材料本地供应不足,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招商引资项目因筹备期长,未按照既定时间投产,导致增量税源不足等问题。
(五)财政改革纵深推进,但改革进度仍需加快。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行动。上半年,我县127个政府采购项目均实现了全流程操作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深入开展工程预算评审。完成涉及交通、市政、乡村振兴等各类工程预算评审项目100个,审定投资7.55亿元,审减率9.69%。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三年行动。优化形成“3+N+N”国企架构,已融资到位15.2亿元。助力乡镇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设立乡镇经济发展专项资金400万元,兑现2022年乡镇抓经济试点奖补资金313万元。目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需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资产管理、债务管理模块与各模块衔接应用,完善决算和财务报告模块,提升财政信息化支撑能力。
三、下半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加强收入管理,努力完成年度预算。巩固提升经济运行向好态势,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及时掌握重点税源增减动态,依法依规组织税收收入,确保应收尽收。压实非税执收部门主体责任,对标对表全年非税收入计划,依法、公开、高效组织非税收入。统筹自然资源、住建等职能部门和镇乡,细化完善土地出让计划,加快征拆和土地出让进度,全力完成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目标。
(二)强化支出执行,切实发挥资金效益。进一步压减非刚性支出,统筹资金用于乡村振兴、民生支出和加快“四地建设”、补齐“三块短板”等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若干措施》,通过强化预算执行情况通报考核结果运用、采取与预算安排挂钩等方式,多管齐下压实部门主体责任,督促部门加快支出进度,确保直达资金、债券资金、民生资金等及时拨付,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三)守住安全底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格落实“开前门”“堵后门”政策规定,严格实施债务限额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根据年度还本付息计划,合理安排预算资金,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确保年度化债任务顺利完成。提前预测政府债务率、偿债率等指标运行情况,及时排查风险点,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全县债务风险控制在合理区间内。
(四)着力深化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绩效。印发《梓潼县关于加强财源建设十条措施》,拓宽聚财理财思路,加强新兴财源建设,保持财力稳定增长。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强化“三项清理”制度执行。加大财政评审力度。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全面推进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各类专项信息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整合。认真落实人大审查监督发现问题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主动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