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 > 其他文件

关于印发《梓潼县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07-18 09:41 作者:梓潼县市场监管局  来源:梓潼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体:【    】 打印



梓潼县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

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精神,对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打造全国种业强县和西南地区水稻制种产业高地为目标,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建设思路,全面推进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以下简称示范区创建)。

二、工作目标

(一)创建目标。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国标委发〔202250号),全面推进我县示范区创建工作,确保202512月底前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

(二)创建指标。2025年,建立覆盖水稻制种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新制订10项以上项目标准和2项以上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建成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基地6个,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2-3家,培养兼具水稻制种技术和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50名以上,助力建设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个,建成水稻种子质量监管追溯平台,种子质量抽检合格率97%,种子质量安全可追溯率90%,水稻制种标准化覆盖率90%,全程机械化率85%、制种基地覆盖率50%,社会化服务覆盖率75%,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0%

三、工作标准及任务分工

(一)搭建梓潼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夯实“梓潼种业”“五化”发展基础

1.搭建“2+3”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搭建涵盖工厂育秧、绿色防控、水肥管理、花期调节、田间纯度鉴定、稻壳育秧循环、水稻-油菜/小麦/蔬菜/中药材两季轮作等水稻制种生产技术标准子体系;搭建涵盖采收质量、烘干控制、精选管理、包装储运等水稻种子加工标准子体系;配套搭建涵盖水稻制种设施、设备,社会化服务以及质量控制三大标准子体系。

2.完善水稻制种全产业链3大配套标准体系。搭建涵盖集中连片制种田块、节水灌溉渠网、宜机化路网改造、工厂化育秧、授粉无人机、植保无人机、烘干机等提升要素的设施、设备标准子体系;搭建涵盖农机服务、绿色防控服务等耕、种、管、收全过程要素在内的社会化服务标准子体系;基于国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GB 4404.1-2008,结合梓潼水稻制种生产实际,搭建种子质量控制标准子体系。

3.研究制(修)订相关关键环节标准。围绕水稻制种生产技术(产地环境、投入品、绿色防控、水肥管理、品种选育、两季轮作以及资源化利用),种子加工技术(种子收获、加工工艺、种子质量检验、产品分选包装以及种子储存和运输),配套设施、设备,农业社会化服务(集中育秧、植保、农机作业、烘干仓储、农资销售以及技能培训),种子质量控制等方向的标准需求,创新研制项目核心技术标准10项,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2项以上。

(二)推动梓潼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应用实施,践行“梓潼种业”“五化”发展战略

1.培育“梓潼种业”标准化核心示范主体。选择6家有想法、有意愿、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进行示范主体打造。建立示范主体标准综合体并应用实施,提升农业生产技术、管理与工作标准化水平。鼓励并协助示范主体进行GAP、产地环境等认证。开展标准化氛围营造,通过宣传广告板、基地点位牌、规划平面图、生产地块标记等的设置,初步建立生产主体标准化视觉导视。

2.开展“梓潼种业”标准化宣贯培训。汇编一套“梓潼种业”标准化宣传推广文本图册库,编制发放指导手册、农业标准化绘本、关键技术操作指导折页等4000份以上。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院所高校的师资力量,以及第三方标准化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构建线上+线下培训系统,面向相关产业生产主体开展农业标准化、水稻制种生产技术以及农机技术专家培训5场次以上,召开标准化知识竞赛、质量月、标准化日等标准化宣传活动3场次以上。

3.建立“梓潼种业”标准化监督管理体系。搭建水稻制种基地产地环境检测体系,开展第三方产地环境水土检测,累计完成专项抽检20个样本以上。按照水稻制种质量控制标准体系要求,开展第三方质量安全检测,累计完成专项抽检10个样本以上。围绕主体制定并落实现场监督检查计划、实地技术指导与培训计划。

4.开展“梓潼种业”标准化多元推广。创设《梓潼种业》(拟)精品杂志(电子+实物)(年刊、共2期)。利用《中国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质量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组织1次主题宣传或专项报道。在省、市、地方各级新闻媒体、新媒体和主流视频平台,进行6次以上的宣传推广。拍摄专项宣传推广短片1部,在各式媒体和主流视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三)构建“梓潼种业”标准化智慧监管云平台,支撑梓潼水稻制种全产业链信息化发展

搭建“桌面端+移动端”“梓潼种业”标准化智慧监管云平台。开发“梓潼种业”标准化智慧监管微信小程序。该平台由4大模块组成,分别是标准化成果展示、物联网管控终端、种子质量安全追溯、政府决策中心。

1.标准化成果展示模块。该模块是集国家、省、市产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化科普、水稻制种百科、制种智库(支撑机构、制种专家)以及示范区创建的工作动态。

2.物联网管控终端模块。利用物联网、信息传输等技术建设水稻制种物联网管控平台,配套智能监测系统,对田间气候、土壤、病虫害进行自动化监测预警和制种全程数据收集,实施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实现对全域范围内水稻制种主体的相关风险预警全覆盖。

3.种子质量安全追溯模块。追溯模块共4个终端,即政府端、社会化服务企业端、制种企业/农户端和农资店端,分别从种植、加工、农资、农机服务、监管等方面进行产品安全追溯。

4.政府决策中心模块。实时同步制种企业/农户、社会化服务企业、农资店端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达到只要企业存在生产违规情况,平台立即进行预警的效果。

四、进度安排

(一)2023年工作安排

项目启动。成立梓潼县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示范区创建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召开项目启动会,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制定项目相应工作制度、监督考核制度等。

环境检测。对水稻制种集中种植区抽取10个土壤和水质样品进行产地环境检测,撰写检测分析报告。开展第三方质量安全检测,完成5个样本的水稻种子专项抽检,并撰写检测分析报告。

标准体系。搭建覆盖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水稻制种技术,种子加工技术,配套设施设备,农业社会化服务,种子质量控制,育种创新支撑)的标准体系。完成研制项目标准5项。

宣贯培训。建立水稻制种标准化博士工作站;对各部门、企业、各镇(乡)、代表性行政村、农户等具体的标准实施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标准宣贯、培训和实施活动,组织1场次行业专家培训,1场次标准化知识竞赛、质量月、标准化日等标准化宣传活动。

试点建设。启动试点建设工作,编制3个标准化标杆示范主体及3个核心技术标准展示田块打造设计方案,组织相关专家前往试点村开展实地指导工作。成立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小组,并制定相应的督察方案,确保试点建设有序开展。

项目宣传。完成项目LOGO设计、征集。制作《梓潼种业》杂志第1期。向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报送1-2条工作动态信息,并被采纳。在省内或地方新闻媒体或新媒体发布2篇梓潼水稻制种宣传报道。

(二)2024年工作安排

标准研制。总结梳理现有技术经验,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研制具体项目标准,精心研制种植、加工及社会化服务管理核心标准,完成5项项目标准的研制,并通过评审;完成2项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的申报、标准编写工作。

宣传培训。持续开展宣贯培训工作,确保标准落地实施。组织2场次行业专家培训,组织1场次标准化知识竞赛、质量月、标准化日等标准化宣传活动。

AI平台。初步建成“桌面端+移动端”“梓潼种业”标准化智慧监管云平台,开发平台功能,完善平台运行维护制度,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试运营,配套建立“梓潼种业”标准化智慧展厅。

项目宣传。制作《梓潼种业》杂志第2期。向国家级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报送1-2条工作动态信息,并被采纳。在《经济日报》或《中国改革报》等国家级媒体上发布梓潼水稻制种新闻报道1次,在省内或地方新闻媒体或新媒体发布2篇梓潼水稻制种宣传报道。设计制作相关宣传画册、展板等。拍摄优秀品种与种子产品专项宣传推广短片1个,投放在视频网站或新媒体网站。

试点建设。深化试点打造工作,初步建成6个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基地,培养50名兼具水稻制种生产技术和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2025年工作安排

AI平台。继续完善优化“桌面端+移动端”“梓潼种业”标准化智慧监管云平台,使其完全走上正轨,通过全面示范推广,实现全县水稻制种标准化覆盖率达90%以上。

环境检测。对水稻制种集中种植区抽取10个土壤和水质样品进行产地环境检测,撰写检测分析报告。开展第三方质量安全与检测,完成水稻种子专项抽检5个样本,并撰写检测分析报告。

项目宣传。向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报送1-2条工作动态信息,并被采纳。在省内或地方新闻媒体或新媒体发布2篇梓潼水稻制种宣传报道。设计制作相关宣传画册、展板等。

试点建设。3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基地的优化升级,并进一步培育成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标准化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宣贯培训、监督检查等手段,将梓潼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成果在全县推广。

宣贯培训。组织2场次行业专家培训,1场次标准化知识竞赛、质量月、标准化日等标准化宣传活动。拍摄梓潼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成果宣传片1个。

自评验收。做好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自评检查工作,及时开展水稻制种标准化工作总结及经验推广,汇编好相关建设工作资料,高分通过国家标委会的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为统筹协调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以县政府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镇(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梓潼县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项目验收。

(二)强化宣传培训。在项目实施期间对各部门、各镇(乡)、企业、代表性行政村、农户等具体的标准实施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标准宣贯、培训和实施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电视、报纸及抖音、今日头条等各类新媒体加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宣传,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示范区建设行动,扩大社会影响,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梓潼县水稻制种标准化专家人才库,为标准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支持。加大水稻制种和农业生产标准化知识的培训,以田间地头、专家报告等形式对水稻制种的各环节进行跟踪培训、指导。建立起有利于标准化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机制,使经营主体真正掌握水稻制种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力争2-3年内培养一批高素质兼具水稻制种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四)强化经费保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是一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项目建设期内,县政府将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制修订、标准宣贯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品牌宣传等方面的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专项扶持资金,以及其他涉农资金,为“梓潼种业”的腾飞提供坚实的经费保证。

(五)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将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镇(乡)、县有关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进行考核。县政府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定期不定期进行专项督查。对水稻制种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镇(乡)和县级部门,给予表彰。

 

附件:1.梓潼县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工作领

       导小组成员名单

2.梓潼县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目标任务分解表


附件1

 

梓潼县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认真做好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梓潼县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长:黄    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张    县政府党组成员

  员:张怀勇  县政府办主任

涂小刚  县目标绩效办主任

杨文泉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裴邦宏  县发改局局长

魏小平  县工信局局长

张崇荣  县财政局局长

白忠培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魏小清  县水利局局长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张佑君  县文广旅局局长

严春宝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县科技局局长

罗世光  梓潼生态环境局局长

刘宇峰  县气象局局长

各镇(乡)人民政府镇(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创标办”)于县市场监管局,主任由县市场监管局局长严春宝同志兼任,负责梓潼县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日常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有变动,由承担相应岗位职责人员递补并报办公室备案,不再另行发文。创建工作结束后该领导小组自行撤销。


附件2

 

梓潼县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目标任务分解表

序号

承担部门

工作内容

完成时限

考核依据

1

县委办、

县政府办

1.配合组建梓潼县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标准化专(兼)职工作机构,明确标准化工作职责;

20237月前

要有机构的成立文件、记录、相关会议的签到册、会议记录、影像资料等。

2.建立领导小组运行机制、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任务;

20237月前

3.参加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议。

每年10月前

2

县委目标绩效管理办公室

1.配合示范区创建内容目标督查;

每年10月前

要有督查记录、影像资料等。

2.参加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议。

每年10月前

3

县委宣传部

1.开展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的宣传工作每年3次以上,提供水稻制种相关的高质量图片等影像资料;

每年10月前

要有媒体宣传报道记录、影像资料等。

2.参加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议。

每年10月前

4

县财政局

1.为建设工作提供专项资金,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每年10月前

按年度分批拨付,要有资金下达文件和拨付凭证等资料。

2.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专项资金以及其他涉农资金,指导和监督建设经费的使用;

每年10月前

3.参加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议。

每年10月前

5

县农业农村局

1.参与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搭建,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协助10项项目标准编制修订与实施;

202312月前

要有水稻制种生产标准化技术指导文件、培训记录、宣传记录、产地、产品抽检证明材料,各类工作配套资料、影像资料等。

2.协助完成2项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的申报、编制、评审与发布工作;

202412月前

3.配合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的实施;

每年12月前

5

县农业农村局

4.配合各镇(乡)标准化试点的规划和建设;

每年10月前

要有水稻制种生产标准化技术指导文件、培训记录、宣传记录、产地、产品抽检证明材料,各类工作配套资料、影像资料等。

5.配合完成质量安全抽检,定期抽检种子样品,完成专项抽检;

每年10月前

6.配合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每年12月前

7.配合完成6个示范主体的规划与打造;

202510月前

8.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推荐优秀的示范点为牵头机构,建立相应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行业)协会等;

20245月前

9.配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水稻制种生产主体开展水稻制种生产技术、农机技术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专场培训;

每年10月前

10.参与“梓潼种业”标准化智慧监管云平台建设,对平台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20245月前

11.定期配合对水稻制种土壤肥力进行检测,定点观测土壤肥力变化;

每年10月前

12.针对“梓潼种业”标准化智慧监管云平台中涉及的关于物联网管控终端建设,配合对接水稻制种田间气候、土壤、病虫害监测全程数据,共同实现水稻制种全流程自动化监测预警;

202510月前

13.参加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议。

每年10月前

6

县市场监管局

1.召开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会;

202310

一是要有标准体系文件、标准文本、工作管理制度文件、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各类工作文件、记录、影像资料等;

 

 

 

 

 

一是要有标准体系文件、标准文本、工作管理制度文件、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各类工作文件、记录、影像资料等;

二是要有标准培训记录、宣传资料以及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记录;

三是要有指导和检查工作文件、记录、影像资料等;

四是要有媒体宣传报道记录、影像资料等。

 

 

 

 

 

 

 

一是要有标准体系文件、标准文本、工作管理制度文件、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各类工作文件、记录、影像资料等;

二是要有标准培训记录、宣传资料以及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记录;

三是要有指导和检查工作文件、记录、影像资料等;

四是要有媒体宣传报道记录、影像资料等。

2.承担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协调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

202510月前

3.制定标准化管理办法,建立标准制修订、培训、监督检查以及标准化考核奖惩,持续改进工作机制;

202312月前

6

县市场监管局

4.组织有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标准化活动;

每年10月前

5.通过调研全面了解梓潼水稻制种发展现状,查阅、收集、整理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相关工作资料,并查找短板和不足,对梓潼县的水稻制种产业进行分析研判,明确标准化建设重点;

20237月前

6.搭建“2+3”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搭建涵盖工厂育秧、绿色防控、水肥管理、花期调节、田间纯度鉴定、稻壳育秧循环、水稻-油菜/小麦/蔬菜/中药材两季轮作等水稻制种生产技术标准子体系;搭建涵盖采收质量、烘干控制、精选管理、包装储运等水稻种子加工标准子体系;配套搭建涵盖水稻制种设施、设备,社会化服务以及质量控制三大标准子体系的全链条标准体系1套,编制完成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标准统计表、标准明细表等;

202312月前

7.承担10项项目标准编制修订与实施;

202312月前

8.围绕水稻制种生产技术(产地环境、投入品、绿色防控、水肥管理、品种选育、两季轮作以及资源化利用),种子加工技术(种子收获、加工工艺、种子质量检验、产品分选包装以及种子储存和运输),配套设施、设备,农业社会化服务(集中育秧、植保、农机作业、烘干仓储、农资销售以及技能培训),种子质量控制等方向的标准需求,完成2项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的申报、编制、评审与发布工作;

202412月前

9.配合开展标准化基本理论和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标准化意识,编制工作标准化指导手册和关键标准文件等培训资料;

每年10月前

10.组织生产主体开展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的实施;

每年12月前

6

县市场监管局

11.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每年12月前

12.负责标准化试点的规划和建设,完成6家示范主体进行打造;

202512月前

13.协助推进创建宣传工作,在《经济日报》或《中国改革报》等国家级媒体上发布梓潼水稻制种新闻报道1次,在省内或地方新闻媒体或新媒体发布6篇梓潼水稻制种宣传报道;

202510月前

14.协调国家、省、市标准化部门对示范区创建给予指导和支持,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每年10月前

15.负责对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发布文件、实施方案、规划、计划以及各类总结性材料进行起草和定稿;

每年10月前

16.组织参与“梓潼种业”标准化智慧监管云平台建设,对平台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20245月前

17.编制标准化工作动态杂志,反映示范区创建的工作进度、标准开展的情况、各参与机构的工作内容和成就等;

每年10月前

18.召开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议。

每年10月前

7

县气象局

1.配合提供本行政区域内各类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和决策气象服务业务信息;

每年10月前

要有年度气象分析报告、影像资料等。

2.协助进行气候分析业务,为“梓潼种业”标准化智慧监管云平台建设提供气象技术指导;

每年10月前

3.参加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

每年10月前

8

绵阳市梓潼

生态环境局

1.负责对水稻制种现代农业园区的空气、水质等环境质量进行监测,提供环境监测点位和相关监测数据报告;

每年10月前

要有年度环境分析报告、影像资料等。

2.参加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

每年10月前

9

县发改局

1.引导民间资金向水稻制种标准化建设方向投资,为标准化实施提供保障;

每年10月前

要有文件、记录、影像资料等。

2.参加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

10

县文广旅局

1.积极与中央、省、市广播电视媒体协调、联络,做好创建的对外宣传工作;

每年10月前

要有媒体宣传报道记录、影像资料等。

2.组织县广播电视台对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

每年10月前

3.参加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

每年10月前

11

县统计局

1.提供全县的统计资料;

每年10月前

要有年度统计公报或其他文字资料等。

2.参加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议。

每年10月前

12

黎雅镇、卧龙镇、金龙镇、宏仁镇、长卿镇、石牛镇、观义镇、玛瑙镇、许州镇、演武镇、宝石乡、双板镇、文昌镇人民政府

1.配合调研梓潼水稻制种发展现状,查阅、收集、整理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工作资料,并查找短板和不足,对梓潼水稻制种产业进行分析研判,明确标准化建设重点;

20237月前

要有协助相关部门在镇(乡)内开展标准化活动的记录、文件、影像资料等。

2.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参与标准培训,培养一批“懂标准、用标准”的农村基层党员,带动群众参与水稻制种标准化建设;

每年10月前

3.配合搭建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和10项项目标准编制修订与实施;

202312月前

4.协助完成2项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的申报、编制、评审与发布工作;

202412月前

12

黎雅镇、卧龙镇、金龙镇、宏仁镇、长卿镇、石牛镇、观义镇、玛瑙镇、许州镇、演武镇、宝石乡、双板镇、文昌镇人民政府

5.协助举办标准化知识竞赛、“标准化种植能手”评选等活动,促进农户积极性,渲染标准化建设氛围;

每年10月前

要有协助相关部门在镇(乡)内开展标准化活动的记录、文件、影像资料等。

6.推荐辖区内基础条件较好的生产主体作为示范区创建工作试点,协助标准化示范点建设;

每年10月前

7.配合开展标准化基本理论和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标准化意识,编制工作标准化指导手册和关键标准文件等培训资料;

每年10月前

8.配合水稻制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的实施;

每年12月前

9.配合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每年12月前

10.配合参与“梓潼种业”标准化智慧监管云平台建设,对平台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每年10月前

11.参加示范区创建各类联席会、培训会,组织生产主体参与各类培训会、宣贯会、联席会。

每年10月前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