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梓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的解读

2023-12-01 14:48 作者:梓潼县教育和体育局  来源:梓潼县教育和体育局
字体:【    】 打印

原文链接:http://www.zitong.gov.cn/zwgk/zc/zcwj/43775461.html

一、《实施方案》通知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三农”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川委发〔20231号)、《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的通知〉》和教育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精神,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抓手,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全方位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二、《实施方案》通知出台的必要性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全体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提高我县公民的整体文化素养,根据《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 四川省教育厅 2022 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有关要求,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健全政府、家庭、社会三方联控联保责任机制,做好控辍保学台账管理。强化考核督导,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评估、脱贫攻坚后评估及乡村振兴工作的督查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问题,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特制定梓潼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

三、《实施方案》通知的起草过程

控辍保学是脱贫攻坚中“两不愁三保障”中“义务教育保障”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主要要求是:保证适龄儿童少年100%入学,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完成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为达到这项要求,确保在省检、国检中万无一失,从2018年起,每年要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实施方案》通知相关问题说明

(一)健全“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工作机制

进一步加强由“县长、局长、乡长、村民委员会主任或村主任、校长、家长”共同负责的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

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控辍保学”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控辍保学”工作,督促检查镇(乡)人民政府和学校“控辍保学”工作。

各镇(乡)人民政府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当地小学校长、各村(居)主任任副组长,有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社、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及家长代表参与的“控辍保学”领导小组,要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工作目标,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和“三级联动”防护网络,明确各级责任,建立完善镇(乡)、村、组责任人发放入学通知书、组织学生入学、劝返辍学生及向上级责任人报告的工作制度。

同时建立教育系统“控辍保学”责任制,县教体局局长、中小学校长及分管副校长、班主任要落实工作职责,明确责任人统计和掌握学生流动情况、参与组织学生入学及辍学生劝返、加强学籍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及向上级责任人报告辍学情况等工作职责。各校要建立辍学学生工作台账,逐一明确劝返责任人,限期劝返,限期销号,确保适龄儿童少年返校就学。

(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保障工作机制

县教体局要向县政府提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的方案,保障学校布局与村镇建设、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满足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避免因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辍学。要根据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合理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免试入学方案,确保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就读。要全面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为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条件。要充分利用“十四五”期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加大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支持力度,积极改善基本办学条件,避免学生因上学远上学难而辍学。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配套完善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学生宿舍和设备设施等,化解“大班额”等矛盾,满足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要加强教育审计和问责。

(三)完善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定期核查、全员移交工作机制

1.每年8月上旬,由各镇(乡)人民政府牵头,组织村(居)两委逐村逐户开展排查,全面摸清本镇(乡)适龄儿童少年(包括本地户籍和常住未取得户籍)底数和入学情况。重点调查并标注外出适龄儿童少年、农村留守儿童、孤儿、重病重残儿童、特困供养儿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未取得户籍儿童少年等,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对已举家外出打工或搬迁,但户籍仍保留在原镇(乡)的家庭,镇(乡)人民政府要加强管理,建立专门台账。每年9月下旬,各镇(乡)小学负责整理完善排查后的本镇(乡)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相关数据和表册,并在10月上旬前报送到县教体局教育股和镇(乡)控辍保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教体局、镇(乡)人民政府、村(居)委会和全县各义务教育学校分别建立或完善适龄儿童少年台账。

2.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全员移交制度。村(居)委会向小学移交全部适龄儿童信息,小学向初中移交全部接受完小学教育的学生信息。对在县外就读的适龄学生,镇(乡)和学校要安排相关责任人通过联系监护人、学籍系统核查等方式逐一落实学生就学情况。义务教育学校要规范招生工作,全面落实就近免试入学制度,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入学;严禁小学招收不足龄学生,严禁拒绝本学区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入学。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