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梓潼 > 梓潼文化 > 三国文化

孔明演武七星山

2022-12-01 10:13 作者:  来源:梓潼县
字体:【    】 打印

仇 昌 仲


演武铺场口的七星山由七座山岭组成, 自西向东,横亘在金牛道上,翻过七星山桠到汉中,祁山。往东,蜀道如一条腰带蜿蜒而下,绕着七星山腰转到大庙、涪城、成都。七星山地势险要,下临陡壁悬岩,陡岩底下就是风景秀丽的瓦窑沟。演武铺就建在七座山岭的半山中,最早叫阳沔戌。这七星山中间山岭、地势起伏很大,陡起陡落,或山顶平坦,或山腰为梯坪地带。树木茂密,石板小道,又弯又窄。这就是人称的“道子梁”,“望团山”、“庙子山”、“羊子岭”。蜀道经过这四座山岭,马都走不稳,人扶着马才过得去,又叫“倒马坎”。


话说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幼主登基后,诸葛亮见蜀国国力比较衰弱,便以攻为守,开始了五伐曹魏,六出祁山。路过梓潼来到阳沔戌几万人马,一进入七星山隐在森林绿障,一天都没走出来。不免引起他的注意。于是下令扎营,踏戡地形。首先诸葛丞相看到“道子梁”山腰梯坪地带层层有序,只要割去灌木,便是很好的跑马场。庙子山、望团山、羊子山顶顶平坦,安营扎寨是绝好的地方。山上草木茂盛,掘地见水,往上剑门山脉山重山,越来越险,往下过梓潼一马平川,显然是咽喉之地。加之诸葛亮一查,此地古时就设为军防站,叫阳沔戌。诸葛亮就更加重视了。于是下令魏延,带兵开辟出山寨,留兵驻防,并在“道子梁”两侧山头筑起了“烽火台”。传说筑烽火台时有段趣事。校尉带兵爬上倒马坎西侧最高山头,割草砍树建烽火台。烽火台地正中有棵塔形大柏树,树大如晒殿。一挖出来坑中卧了根蛇,鳞甲翻红。见人声喧哗,红蛇一点不怕,吐出红信(舌头),在坑中打转,没有走的意思。古人对龟蛇奉为神明,红蛇不走,烽火台就没法修,校尉就把情况秉明参军马谡,马谡和王平与丞相议事出来,二人来到坑前,见兵士用蜡祭祀,红蛇仍无爬跑之意。马谡不由大怒,抽出剑,往蛇头钉去,剑尖插地而入,不知多深,只听“咣”的一声,油光石火冒,飞起一缕粉尘,蛇没见了,剑也没见了,马谡、王平、校尉、士兵一下傻了眼,心中直价喊“怪!硬怪!”大家还未回过神来,就听到背后一个士兵指着塔儿柏说:“剑,剑,剑”。大家转过身才见,马谡的剑插到放倒这根大树的颠颠上。一摇一摆随着树枝抖动。剑拔出来,地上淌了一地的白浆。这件异事,诸葛亮得知后,就派小军搭起八卦台,身穿卦衣,对准所挖之坑扑了一卦,卦是巽卦,巽主风,看来此地筑烽火台地址对了,但伤了神树,孔明就令人对着放倒的塔柏大树祭奠,叫马谡跪拜。马谡一拜树萎,二拜树叶脱,三拜起来一看,一棵好端端的大塔形柏树,只剩些稀枝白叶。丞相一看知道这征兆不好,再三祝祷。又由马谡将此树移栽山腰,加强护理,一月后,此树枝叶转青。可是再也不是一棵庞大雄实的塔形柏,而成了枝叶细长,贴干向上长,不发旁枝侧叶的细条,一根形态逼真的“一柱香”柏树。诸葛丞相又在烽火台东侧设了演武厅(现演武场地),烽火台开辟校兵场,七个山岭上白日树旗,黑夜明灯,设门布阵演七星阵法。后更设兵屯守。果然这次出祁山,出师不利,马谡失了街亭,问了斩,据说诸葛亮返成都,到演武铺时对着这棵“一柱香”的柏树,说不尽的凄苦,停留了很久,是气是怨是恨,还是爱将之失被斩,百感交集。不过,据说丞相希望这“一柱香”柏树长旺点,作为天香永远祭奠与他出祁山阵亡的将士。当然马谡应为首祭奠。从那以后,屯守演武铺的校尉,日日护理“一柱香”柏。原来的阳沔戍因孔明在此演武叫演武铺了。设“烽火台”的梁称烽火山,这七个山岭,因孔明演过七星阵统称为“七星山”沿叫至今。经千年风雨,演武铺的“一柱香”古柏,仍是形态逼真,立在川陕道旁。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