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梓潼 > 名人与梓潼

李 白 与 杜 甫

2022-03-28 10:15 作者:周朝海  来源:梓潼县
字体:【    】 打印

周 朝 海


李白与杜甫,是诗歌王国中国的两颗巨星。他们的诗歌,千百年来辉耀中华大地,亿万人世代传唱不息。李白是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继承了屈原以来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诗歌高亢激越,荡气回肠,后世称为“诗仙”;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忧戚国事,关心民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下生花,后世称为“诗圣”。在颠沛流离的—生中,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李白,生于唐代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岁次辛丑),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呤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五岁诵六甲,十岁观奇书。”曾在青莲、匡山等地求学。当时青莲属于昌隆(即彰明县。解放后1958年彰明与江油合并,称江彰县,1959年称江油县,今为江油市),年轻时李白行侠好义,曾在彰明县政府做事,一天,涪江上飘来一具被人淹溺的年轻女子的尸体,县官前来观看后,不但不安慰死者亲属,妥作善后处理,反而还题诗咏唱道“二八谁家女,飘来江上凫,鸟观眉上翠,鱼弄口旁珠。”李白见状,气愤极了,当场怒斥混帐县官,由此得罪了官府,愤然去职,从25岁起东出夔门离开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至唐开元十六年(728年),李白27岁时成婚,定居湖北安陆县。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一度赴京求仕,失意而归。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与元丹丘道士同隐嵩山。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白36岁时移家山东任城,曾与孔巢父等同隐徂徕山,号“竹溪六逸”。天宝元年(742年)李白与道士吴筠同隐剡中,得吴筠举荐,应诏赴京,见贺知章,称“谪仙人”,为翰林供奉。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年(744年)李白43岁时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于唐宝应元年(762年)卒于当涂,终年62岁。


李白的诗歌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对安史叛乱势力予以斥责,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纵酒求仙的消极情绪。有《李太白集》传世。


梓潼与彰明(江油)是近邻, 田土相接,山水相依,李白在青少年时期,曾求学于赵蕤,赵蕤是盐亭县人,学者,著作有《反经》等。李白小时曾陪送其师行走往返于梓潼:游览七曲山,后留下千古名篇《蜀道难》。在夜宿梓潼闻泉响后,有感作自度阳关曲。诗曰:远闻碧泉处,水声湫湫。栖乌寒声不胜愁。细雨犹如千丈线,遥系心头。


伟大诗人李白,对家乡山水充满了热爱之情,对梓潼也很眷恋。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岁次壬子,这年政权更迭大,是睿宗李旦太极延和一年,也是玄宗李隆基先天、开元一年。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他比李白晚生十一年。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二十三岁时曾考进士,结果不第,遂漫游齐,赵各地。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29岁时成婚,定居首阳山下。天宝三年(744年),杜甫32岁时与李白在洛阳相识。后寓居长安(今陕西西安)相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史之乱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今陕西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同谷(今甘肃成县),又南下入蜀,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人称为浣花草堂。又曾一度在剑南节度史严武幕中任参谋,严武上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人称杜工部。唐宝应元年(762年),即李白病卒当涂时,杜甫已年届50岁,严武入朝,高适为成都尹,杜甫因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叛乱,流亡到梓州(今四川三台)。在此写作诗歌二百多首。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严武复为成都尹,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杜甫携家自阆州(今阆中)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次年,高适、严武卒,杜甫年53岁,携家离蜀东下,先居夔州,唐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抵江陵,居公安,至岳阳,后飘泊于湖湘一带,唐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卒于湘江舟中。一说饫食死于耒阳。终年58岁。


杜甫的诗歌,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贫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都为人所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饱尝悲辛,弃官从长安辗转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在途径七曲山后居梓潼时,作《客亭》诗: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日出寒山外,江流霜雾中。圣朝无弃物,衰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又有《客夜·自县至梓作》诗一首:


客夜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计拙无衣食,穷途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惜未归情。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