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梓潼 > 历史古迹

五丁剑泉及五丁遗剑处

2022-03-28 10:27 作者:  来源:梓潼县
字体:【    】 打印

《舆地纪胜》载:“剑泉在梓潼县北一十二里。昔蜀五丁至此,见大蛇入穴,兄弟忿而拔之,山摧,五丁毙焉,遗剑於路,臾化一泉,每庚申甲子日,其剑一现,故又称灵泉”。《蜀中名胜记》亦载:“梓潼五妇山,有隐剑泉,五丁祠在泉东十步”。根据《四川通志》和《华阳国志》记载,五丁是弟兄五人,他们还有一个姐姐,皆出生于武都山玉龙溪(今绵竹市之北三十里的紫岩山)。蜀王开明十二世负力,娶五丁之姐为妃,又招纳其弟兄五人为护卫大将,《路史》记载说:“开明十二世时,武都出五丁辅之”。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蜀王负力率蜀军巡幸领地汉中、南郑等地,在褒谷(含陕西褒城县北)打猎时,正值秦惠王也巡幸到这里。两王相遇,秦王送给蜀王黄金一笥(方形竹篮,陈放礼品之物)。蜀王颇有点藐视秦王,他送给秦王一包泥土,表示秦王贱如粪土。秦王很愤怒,群臣却向秦王恭贺说:“王将得蜀土也”。秦王转念一想,乃转怒为喜。《水经注·沔水》说,秦惠文王欲代蜀而不知道路,乃用五石牛,以金置尾,言能屙金。并将此石牛送蜀、蜀王甚喜,他傲慢的嘲笑秦王说“真乃东方牧犊儿”。秦国在蜀东北方,因此蜀王耻笑秦王是东边的放牛娃儿。即令五丁开路迎牛。五丁率领蜀国军民,历经艰辛,开通秦蜀通道,引领石牛归蜀,五丁开通秦蜀通道后,从而结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历史。五丁开通秦蜀通道的事迹,历为人们所称颂。唐代文人陈山甫在《五丁力士开蜀门赋》一文中说,五丁“雄心震跃,英风豪壮。劈山拓岩,似天崩,如地裂。断烟霭,排岩崿。蹂重林,回绝壁。巧夺天工,凿开蜀道”,五丁这一“惊天动地之举”,不仅结束蜀国“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历史,而且也勾通“华夷频往来”的渠道。“共工纵有触山之勇,项羽纵有拔山之力,若将此二人与五丁相比,都未免逊色多了”。更有不少人认为五丁劈山开路之功,一点也不亚于夏禹王疏通九江十八河水路的功绩。清人李重华(浙江人,四川乡试主考官)在《咏五丁》一诗中,即有“双崖翠影侵天合,开劈何曾让禹功”之句,极力赞美五丁之功。诗人说,蜀人虽然被石牛屙金的谎言蒙蔽,但五丁却因此而开通秦蜀道路,从此东西南北四通八达,促进人流和物流。我们要怀念的不是石牛屙谎言,而是五丁劈山开路的功绩。因此,早在汉代,蜀人就在五妇岭建有“五丁祠”,以资纪念这些劈山开路的英雄,直到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此祠尚存。疑毁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农民起义军(兰朝顶、李永和义军)与清军激战的战火中。1985年,七曲山大庙建设管理委员会依据史志记载资料恢复“五丁祠”。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