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梓潼 > 风土民俗

民间文艺

2023-11-03 09:07 作者:  来源:梓潼县
字体:【    】 打印


梓潼民间文艺品种样式较多,表演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长期流行的,主要有狮灯、龙灯、花灯、彩莲灯、莲箫等几种形式。


狮灯  俗称“舞狮子”、“耍狮子”,县内城乡均有。较为流行的是地浪狮灯,其次为高脚狮灯。狮头均用竹片套在做好的模型上编扎而成。再用数层厚纸裱糊,干后彩绘,用麻布彩画作狮身,色白的称白狮子,色青的称青狮子,多用麻染成狮毛,也称毛狮子,用麻或牛尾作狮尾。


地浪狮灯班一般有演职人员12人,狮头、狮尾、笑和尚(亦称笑头)、孙悟空、猪八戒各1人,执牌灯2人,打击乐4人,联系1人。道具有狮头、狮皮各1,笑和尚、孙悟空、猪八戒各戴面具1个,金箍棒、钉耙各1个(把),拂尘1支,喜条1幅,另有彩衣裤、皮背心、猴衣、猪服等各1套(件)。有的狮灯班配人员两套,轮流演出。1923年,梓潼籍高僧智光法师从印度、缅甸游学还乡后,对狮灯进行改造、丰富,使家乡青岭狮灯更具特色。地浪狮灯以文昌镇青岭村狮灯最有名。表演的破阵、降魔去妖及一些绝技,令人拍手叫绝。


高脚狮子,是由地浪狮子演变而来。20世纪50年代,地浪狮子表演遍布梓潼城乡,为增加新鲜感,在北方高跷启发下,保留地浪狮子表演程式,加上一些杂技技巧,渐次演变为表演者腿上绑有2.5尺长的木高脚,表演难度较大。高脚狮子表演时间一般为正月初一开灯,正月十五收灯。


“文化大革命”时期,梓潼狮灯表演一度中断。1978年后城乡陆续恢复狮灯表演。表演水平较高的有文昌镇青岭村的地浪狮灯,黎雅镇兰花村的高脚狮灯等。其中青岭的地浪狮灯1994年春节获绵阳市民间灯舞表演二等奖。


龙灯  俗称“耍龙”、“舞龙”。一般为5、7、9、11节。龙头、身、尾皆用竹片扎制而成。用纸裱糊后再用彩绘鳞甲纹饰的布(龙皮)连在一起,下用竹(木)做杆撑持,以便舞龙的人手握舞动。傍晚、晚上耍的龙称“火龙”,耍龙头的人手握焰火从龙口向外喷焰火。看的群众向龙灯喷焰火(有专用焰火)。龙灯按龙衣的颜色,又分为“黄龙”和“青龙”。龙头、龙身均要点灯。舞龙的阵法有“开四门”、“关四门”、“龙抱柱”、“一条龙”等。此外,还有水龙、彩龙、板凳龙、桃子龙、金龙、草龙等名称。舞龙有锣鼓、钹等打击乐。县内舞龙主要流行于大新、文兴、二洞、许州、卧龙、石牛、小垭等乡镇。


花灯  主要流行于大新乡,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从民国20年(1931年)开始在大新传播流行,已历70余年,花灯艺人已传承4代。大新花灯又叫太平龙。是由竹篾编制的,用黄绿各色纸裱糊点缀,中空可以点烛挂灯,下用竹竿连接撑持,用有色布匹连缀的各为5节,相互连接,分别有龙头、龙身、龙尾的青黄两条龙组成。最早是祭祀性舞蹈,俗称耍龙,用来祭鬼神、求平安、盼福祉、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娱神娱人活动。


大新花灯最主要的是舞龙,其内容和表演形式,最初是12场,后发展为8场。演出阵容强大,人数多达95人,全部演出时间需3个多小时。大新花灯组成除青、黄二龙外,还有大小不同的十多种灯具组成。包括元宝灯、牌灯、马马灯、狮灯、鲤鱼灯、凤凰灯、车车灯、虾灯、蝙蝠灯、彩莲船等。主要人物有春官、灯官、花子、土地,加上耍狮子的,当笑和尚的,打锣鼓响器的。大新花灯正月初九龙过年时出灯,正月十五过完年收灯。耍灯是表演的高潮。表演中还有天灯、地灯之分。大新花灯表演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寓谐于乐。以灯祭的形式,向人们展现一幅浓墨重彩的民俗画卷,具有十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


彩莲船  彩莲船又叫“彩船”、“跑旱船”、“划旱船”、“旱龙船”等,用竹竿竹片扎制成船形,用纸裱糊后彩画,或直用彩纸裱糊。船脚用配须红布或红绸围住,使之看不见演员腿脚。船顶有的扎成宫殿式歇山顶,四角上翘并配以吊须;有的扎成矩形,覆盖配须红布或红绸,四角配吊须。船的中央置60厘米左右方形孔,用四根竹竿挂于孔的四周,下面伸出船底20厘米左右支脚,上伸出船面140厘米左右,以系船顶。表演时2人执牌灯,1人饰幺妹担船,走四方步。1人饰艄公撑船(有的配2人),作各种划船动作,配以“荷花闹海棠”的唱词和锣鼓等响器乐器,演出时诙谐有趣。


莲箫  又称“钱夹子”,是同秧歌、踩高跷一样,20世纪50年代初,随南下干部由北方传入,属于自娱自乐民间舞蹈,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均可表演。参加表演人数多少不限,男女均可参加,服装力求统一,腰扎红绸,每人一根彩绘了的约1.2至1.5米左右两头挂有铜钱和红花的竹竿,合着行进步伐,有节奏地在身体前后上下敲打,时而在地上或互在男女之间碰击,常变换形式,且伴有歌唱或秧歌锣鼓,使舞蹈显得欢快活跃。莲箫不仅是民间文艺,也是练身健体的体育锻炼活动。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