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梓潼:坚持五到位 兜底保障解民忧

2023-05-24 09:52 作者:袁露、李海勇  来源:梓潼县民政局
字体:【    】 打印

近年来,四川省梓潼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民生优先,把维护困难群众基本权益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为目标,坚持托底线、救急难、补短板,不断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一、部门救助协同到位

梓潼县认真落实《四川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关爱帮扶为延伸、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兜底保障功能有效发挥的社会救助体系。县民政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创新社会救助方式,聚合社会资源,建立“救助+帮扶”机制,建设精准帮扶救助信息平台,带动社会慈善资金参与精准帮扶,近三年来,累计发放城乡低保54.91万人次17942.22万元。同时民政、残联、公安、人社等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及时将救助对象情况反馈镇(乡),为准确认定救助对象提供有力了依据。民政、卫健、人社等部门累计推送数据660余批次,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便民利民,切实增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能力。

二、救助水平保障到位

近年来,梓潼县按照本地居民生活必需费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保障标准,不断提升困难群众救助水平。一是夯实基本生活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或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2022年调整城市低保到每人每月700元,农村低保每人每月500元。二是完善低保对象认定条件。扎实开展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对象延保渐退政策措施,2016年开始将困难家庭符合条件重残、重病等特殊困难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保障范围。三是提高特殊人员供养水平。按照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2022年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910元,农村650元,孤儿救助标准为1200元,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改善供养机构设备设施,提升服务供养机构服务质量,全面实施生活无法自理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

三、专项救助落实到位

近年来,梓潼县积极探索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兜底保障功能有效发挥的社会救助体系,着力将专项救助落实到位。一是实施医疗救助解决看病难问题。对核定医疗救助待遇的对象,在医疗救助待遇享受期间,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下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救助保障。统筹地区定点医疗机构发生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实行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一单制”结算,异地发生合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仅2022年资助参保支出867.1万元,医疗救助支出1315.51万元。二是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精准识别资助对象,通过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2022年全县共资助高职、高中、学前教育、贫困寄宿学生等1817人、发放资助金121.1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 58人、83.5万元。三是严格执行住房保障政策。将住房困难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作为城镇或农村住房救助对象,优先纳入廉租房保障或农村危房改造范围,简化住房救助程序,全县1731套公租房全部分配租住,入住率100%。四是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城乡低保等救助对象纳入困难群体就业援助,享受就业优惠政策和免费技能培训,并为他们推荐就业岗位,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2022年认定就业困难对象351人,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1209个,发放岗位和社保补贴1109.08万元,为644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48.75万元。五是有效发挥临时救助作用。持续优化“急难型”“支出型”救助审核审批程序,提高临时救助效率,将临时救助审核审批权限下放镇(乡),对因灾、因病、因子女就学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给予救助,近三年来累计临时救助困难人员2069人,发放救助金557.45万元。同时简化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流程,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四、社会力量参与到位

积极动员引导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专业力量,为救助对象提供多元化、多样化关心关爱服务,推动社会救助由传统单一物质救助,向生活帮扶、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助医助学、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专业化、个性化救助转变,让救助形式和方法更灵活多样。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爱心家庭与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活动30余次, 20个家庭“一对一”帮扶20名困境儿童,全县7家社会组织为70周岁以上空巢、高龄、残疾等生活困难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1500余次,让他们实打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大家庭温暖,有效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温度”,打好社会救助服务提档升级“组合拳”。

五、困难监测帮扶到位

县民政局牵头,教体、人社、住建、残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明确监测对象和动态监测方式,依法依规加快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建立部门定期研判会商、信息共享和监测周报机制,主动推送信息,确保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常态化。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救助”新模式,通过入户宣传、张贴公示栏、村社广播、政府门户网站等现代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困难群众政策知晓率,畅通困难群众求助渠道,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提升了救助办理效率,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社会救助和民生保障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需久久为功,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今后,梓潼县将认真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总体要求,找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切入点,着力构建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全面兜底、精准高效“大救助”格局,推动新时代梓潼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袁 露、李海勇,编辑:杨博,审核:田孝继)

 

浏览次数: